開公司找聯創財稅(180-9213-9007),西安注冊公司、代理記賬、商標注冊、財稅服務一站式搞定!
近年來,數字化、智能化成為我國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的一大趨勢。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魏橋集團”)勇擔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重任,以數據為基石,以智能工廠為載體,以人才為引領,助力紡織行業加速邁入“智造”時代。
先數據后場景 四步規劃大型集團數字化轉型
魏橋創業集團于1951年成立,是一家集鋁業、紡織、染整、服裝、家紡、熱電等產業于一體的特大型企業,自2012年連續12年入選世界500強,其中鋁業、紡織業規模居全球前列。
作為一家業務跨度大的綜合型集團,魏橋集團早在2018年就提出了建設數字魏橋的戰略指引,開始由傳統管理信息化、流程信息化向全域數字化轉型。
魏橋集團信息中心主任馬法紅表示,夯實數據基礎是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現在很多大型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時,對于先采集數據還是先做場景爭議比較大,我們選擇先采集數據,也算是一個嘗試,可以為后來者提供一種模式參考。
”縱覽魏橋集團數字化轉型歷程,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一是采數據,用兩到三年時間建設企業數據中臺,完成全量設備和生產數據的全量采集;成立專門組織,持續進行數據治理,形成數據指標體系,提高數據服務能力。
二是做場景,梳理評估可通過自動化、智能化替代的生產場景,加快推進自動化和智能化替代人工重復勞作、人工檢測和巡檢等。目前魏橋集團紡織、鋁電等業務板塊均在加快智能工廠建設,取得較好成效。
三是促轉型,推動業務管理模式由流程驅動逐步向數據驅動轉變,深挖數據價值,以數促改、以數促管,實現管理模式創新。其中,帆軟軟件公司的BI報表為魏橋集團構建企業多層級駕駛艙、賦能企業決策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是建AI,梳理數據資產,搭建AI算法模型,構建企業智慧大腦,由人制人管逐步向AI管理轉化。
“2024年,魏橋集團將在深度推進全域數字化的基礎上,啟動魏橋智鋁AI&L模型研發項目,真正推動AI應用落地。”馬法紅說。
從智能工廠到數字經驗 軟硬結合打造紡織行業轉型樣本
打造“智能矩陣”、轉化“數字經驗”是魏橋集團推動紡織業務數字化升級的法寶。
將傳統產線升級為智能矩陣。魏橋集團先后建設了魏橋紡織綠色智能化工廠、魏橋特寬幅印染數字化工廠、家紡服裝數字化項目等13個智能化工廠,打造了“紡織—印染—服裝、家紡”于一體的完整鏈式生產體系,真正實現了由原來常規品種批量化生產向“小單快反”式的訂單化生產模式的轉變。與傳統紡紗工廠相比,智能紡紗工廠生產效率提高了37.5%,萬錠產品研發周期縮短了35%,半成品質量綜合指標提高了20.8%,能源利用率提高了8.8%。
2023年以來,瞄準紡織全工序智能化生產目標,魏橋集團大力推進重點工序智能化改造,在自動打包機、自動穿筘機、運輸系統、自動插管系統等方面,加大技術改造力度。
將無形經驗化為有形資產。魏橋集團將幾十年的經驗信息進行了梳理,將其知識化、數據化,形成了獨具魏橋特色的工藝、質量、設備三大專家知識庫,還根據不同階段棉花特點和多年配棉經驗,自主開發了獨有的配棉系統。三大知識庫有效提升了訂單一次性上機成功率,極大降低了設備異常停機率。隨著配棉系統應用,三大知識庫不斷更新,已成為魏橋集團重要的數據資產。
瞄準技術與管理痛點 以人才建設攻堅轉型深水區
數字化轉型背后是業務流程的變革與優化,轉型帶來的管理“陣痛”對企業轉型成效提出挑戰。馬法紅分析稱,數字化轉型前,業務部門轉型目標和路徑不清晰,無法提出系統化需求,技術部門很容易“一拳打在棉花上”,找不到工作抓手。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業務部門要優化流程、創新模式,前期數據采集還會增加大量工作量。
復雜業態也會加大數字化轉型難度。紡織與鋁業生產場景截然不同,面臨的技術難題也不盡相同。僅數據采集一項,就需要克服多種困難。比如,部分紡織數據難以實時采集,氧化鋁的復雜工況影響數據采集準確度,電解鋁生產環境導致大量數據采集困難。
對此,魏橋集團將人才建設作為破解數字化轉型難的重要手段,為順利趟過轉型深水區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一方面,加快培養既懂業務又懂IT技術的跨領域人才,成立魏橋創業管理學院,管理干部參加IT類的數智化班,IT人員參加管理類的廠長班。另一方面,加強產學研合作,依托魏橋國科研究院,充分利用集團內外人才資源,組建專業項目團隊攻關突破行業智能制造關鍵技術。
激發一線生產和管理人員的參與主動性對數字化轉型落地同樣重要。魏橋集團引入帆軟軟件公司的簡道云低代碼開發平臺,鼓勵一線人員進行簡單的數字化系統開發。近兩年,一線人員通過該平臺自主研發小應用近千個,覆蓋了設備巡檢、工作票、安全管理等多個業務環節,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