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公司找聯創財稅(180-9213-9007),西安注冊公司、代理記賬、商標注冊、財稅服務一站式搞定!
8月1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出席發布會的有: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張世昕、袁達、肖渭明。
發布會要點如下:
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我國宏觀經濟治理體系不斷健全,經濟實力大幅提升,多年來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源;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不斷完善,我國成為首個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數量突破400萬件的國家;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制度環境不斷完善;社會事業改革創新深入推進,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2013-2023年,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4億人。
落實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新政策,進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下一步,穩妥有序化解重點領域風險。落實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新政策,進一步做好保交房工作,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進一步落實一攬子化債方案,有針對性完善相關措施。穩妥處置金融風險,筑牢有效防控系統性風險的金融穩定保障體系。
把促消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進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消費把促消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進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消費,推動教育、養老、育幼、家政等服務消費提質擴容,支持文體旅游高質量發展,不斷優化人員往來便利措施,讓外國朋友在中國旅行更方便、更舒適。促進有效投資,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建設,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實施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推動區域重大戰略實施。
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充分發揮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堅持致力于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一是加大政策支持。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向民營企業進一步開放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完善民營企業融資支持政策,健全民營中小企業增信制度,加快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二是破除準入壁壘。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經營主體公平開放,完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營造公開透明便利的市場準入環境。三是強化法治保障。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和拖欠企業賬款清償法律法規體系。加強產權執法司法保護,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
試點以來,基礎設施REITs項目共發售基金1285億元自2020年試點啟動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向中國證監會推薦67個基礎設施REITs項目,包括擴募項目。其中,44個項目已發行上市,共發售基金1285億元,用于新增投資的凈回收資金超過510億元,可帶動新項目總投資超過6400億元。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深化“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務改革下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深化“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務改革。落實好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加強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防范應對,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供等各項工作。
推動盤活存量資產,更好促進投資良性循環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加強與中國證監會的協同配合,以《關于全面推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項目常態化發行的通知》印發為契機,開展系列政策宣傳解讀,抓緊健全配套制度規范,組織專題培訓交流,協同推動常態化發行機制加快落地見效,推動盤活存量資產、更好促進投資良性循環,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作用,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不斷謀劃完善重在落實的區域規劃和政策體系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抓緊推進已出臺的政策落實落地,并且根據新形勢新要求,不斷謀劃完善重在落實的區域規劃和政策體系,支持各地更好發揮共性和個性優勢,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的作用,優化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民營經濟保持穩定向好發展態勢上半年,規模以上私營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增速比去年同期高3.8個百分點;以人民幣計價的民營企業出口增長10.7%、比整體出口增速高3.9個百分點,占出口比重提高至64.9%、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截至6月末,登記注冊的民營企業數量達5500余萬戶,同比增長7.8%;個體工商戶達1.25億戶,增長5.1%;民營經營主體數量超過1.8億戶,占比達96.4%。
政府投資在創造就業崗位、提供工資收入進而帶動消費方面作用明顯政府投資在創造就業崗位、提供工資收入進而帶動消費方面作用明顯。比如以工代賑項目,勞務報酬占這類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資金比重已經提高到30%以上;2023年以工代賑吸納帶動253萬名群眾務工就業,人均增收超過1.4萬元。還有,政府投資在城市更新、污染防治、養老托育、醫療衛生等一些民生領域方面,重點支持了一大批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