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公司找聯創財稅(180-9213-9007),西安注冊公司、代理記賬、商標注冊、財稅服務一站式搞定!
西安人的“過年”習俗
2023-01-20 16:48
發布于:陜西省
春節俗稱“過年”,西安城鄉的春節習俗主要有以下內容。
一是春節前的準備。“臘八節”以后,農村人紛紛趕赴集鎮置辦所需各種年貨,如今城里人多到超市去買東西。城鄉都有春節前掃舍習俗。農家臘月二十八日以前蒸年饃。
二是除夕和守歲。大年三十,男子(后期也有女性參與)上祖墳后回到家里張貼春聯、燒香點燭、擺放祭品敬先人神龕和家宅六神,然后一家人邊看電視邊吃年夜飯;周至、戶縣在90年代以后也興起吃年夜飯;老人給孩子壓歲錢,待12點整鐘聲敲響,燃放煙花鞭炮;21世紀以后,大年三十,朋友、同事之間打電話或發手機短信拜年。
三是大年初一講究早早起床,洗漱一畢,恭敬虔誠地敬祀祖宗和家宅六神,燃放鞭炮后吃早飯。70年代前,戶縣等地初一早飯一般是臊子面或大米飯。80年代以后,初一早飯基本上逐漸都吃餃子了。
四是拜年。初二到初四拜年,主要是女婿給岳父母拜年,外甥給舅舅拜年。拜年時一般拿包子、點心、白酒、糖果、水果等。招待女婿、外甥時,菜以外一般吃臊子面。90年代末期,拜年時拿包子的習俗逐漸淡出,代之而起的是拿奶制品、飲料,視對方的喜好還有拿煙、酒、茶的,有的還拿錢。
五是正月初五驅窮日,西安民間要放鞭炮“趕窮氣”;講究打攪團吃,叫作“補窮窟窿”,家里有破爛地方都要補上。
六是送燈。西安民間講究初五至初九送燈,一般送一對“火轱轆”燈、10個粽子、0.5千克元宵、1捆麻花、10個“餃兒”(是用棗肉裝飾成鼠眼狀的饃饃)。若女兒出嫁第一年,娘家送燈十分講究:必須在初六、初八、初九日去,要去三輩人,其中必須有一個男孩,至少要去一席(8個)人,走進女婿家頭門,要把燈內蠟燭點著。講究送6對燈:一對大號碌碡燈,一對玻璃宮燈,一對二號碌碡燈,一對蓮花燈,一對長命富貴燈,一對火轱轆燈。還要拿竹籃提20個粽子、0.5千克元宵、0.5千克麻花、15或20個“餃兒”。周至、戶縣、長安西鄉初六至十二日給女兒、外甥、干娃、外孫、外甥孫子送燈。因為“燈”與“丁”諧音,所以,送燈實質上是送“丁”,寓意希望接受燈籠的家庭人丁興旺。燈籠又是幼兒很喜歡的玩物,幼兒在元宵節期間打燈籠可以愉悅身心。從大年初六晚上開始,城鎮街道到處掛著燈籠。給出嫁第一年的姑娘、未滿周歲的第一胎外孫要“寧燈”,若第一胎是女孩第二胎是男孩,還要給男孩“寧燈”,過去一般送一對大宮燈,并且拿上麻花、點心等副食。20世紀80年代以后,還有另外送收錄機、自行車、摩托車、嬰兒推車、兒童三輪車的。“寧燈”時除一對大宮燈以外,還要送一兩只小燈籠;常常是一個老人(出嫁第一年姑娘的父親或祖父)領著一個男孩子,老人拿著大宮燈等,男孩子打著小燈籠,進入村子前必須把燈點著。送燈時,周至、戶縣等地還送麻花,高陵要送粽子,西安城區一般是送麻花和粽子。
七是元宵節。元宵節前或當日,女婿、外甥要給丈人、舅父送元宵。1991年以后,所送禮品除元宵還有點心和酒等。元宵節早晨講究吃元宵或水餃,中午吃臊子面,晚飯前要給先人墳送燈盞。不足12歲的孩子最晚于正月十二日以后打燈籠,孩子們在街道上互相嬉戲甚至碰燈,碰破碰著火了也不以為禍反以為福。元宵節期間,長安、周至、戶縣的各種社火很活躍。戶縣北部于90年代逐漸恢復1958年廢除的“游城隍”活動,必須于元宵節前把城隍接回村里。戶縣除縣城和主要集鎮都有城隍廟以外,還有三尊“游城隍”。大城隍是“誆楚”救劉邦被項羽燒殺的紀信;二城隍是為明王朝奠基有功、于康郎山以身殉國的韓成;三城隍周苛在楚漢滎陽之戰被擒后被項羽烹死,苛曾做官于戶縣,富有政績,深受戶縣人民擁戴。
另外,西安民間春節期間的其他民俗事象,如正月十六日走出家門“游百病”、正月二十日為“補天日”、正月二十三日為騾馬休息日(周至、戶縣稱作“過小年”),至今不廢。
注:本文“戶縣”現為鄠邑區。
資料來源:《西安市志(1991~2010)》第八卷《社會生活分志?民俗方言?節慶假日》,圖片來源于網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