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公司找聯創財稅(180-9213-9007),西安注冊公司、代理記賬、商標注冊、財稅服務一站式搞定!
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出自宋代陸游的《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譯文灞橋邊的如煙翠柳,曲江池畔的美麗樓臺,應該在月下佇立,等待著我軍收復失地,勝利歸來。
注釋灞橋:在今陜西西安城東,唐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曲江:池名,在今陜西西安東南,為唐代以來的游覽勝地。應:應該。人:指宋軍,也包括作者。
賞析詞人以大膽的想象,擬人化的手法,描寫灞橋煙柳、曲江池臺這些美麗風景在期待收復失地、勝利歸來的情景,暗示詞人所主張的抗金戰爭的前景。
完善
原文
陸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興亭望長安南山》
秋到邊城角聲哀,烽火照高臺。悲歌擊筑,憑高酹酒,此興悠哉。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秋意來到邊城,聲聲號角哀鳴,平安烽火映照著高興亭。擊筑高歌,站在高處把酒灑向國土,引起了收復關中的無限興致。
誰能像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層層的暮云都推開?灞橋邊的如煙翠柳,曲江池畔的美麗樓臺,應該在月下佇立,等待著我軍收復失地,勝利歸來。
注釋
秋波媚:詞牌名。雙調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后片兩平韻。
高興亭:亭名,在南鄭(今屬陜西)內城西北,正對當時在金占領區的長安南山。南鄭地處南宋抗金前線,當時陸游在南鄭任上。
角聲:行軍打仗用的鼓角之聲。
烽火:古代邊防措施,于高峰處建臺,鎮守士卒于敵炬,白晝舉煙,夜間置
賞析
一個“望”字把詩人愛國情懷和等待勝利在望的心情表達無疑。7月16日夜晚,長安南山頭,詩人登高遠望,皎潔的月輪正在升起光華。
詞的上片寫秋天來到邊城,鼓角聲充滿悲哀,首句一個“哀”字充分表達了詞人對國土淪喪的惋惜和悲哀。下片從上片的“憑高”和“此興悠哉”過渡,全面表達了“高興”的“興”。整首詞由“哀”到“興”,反映了作者的樂觀主義精神和愛國壯志。
從角聲烽火寫起,烽火指平安火,高臺指高興亭。《唐六典》說:“鎮戍每日初夜,放煙一炬,謂之平安火。”陸游《辛丑正月三日雪》詩自注:“予從戎日,嘗大雪中登興元城上高興亭,待平安火至”。又《感舊》自注:“平安
創作背景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春天,當時陸游四十八歲,他接受四川宣撫使王炎邀請,來到南鄭,擔任四川宣撫使公署干辦公事兼檢法官,參加了九個月的從軍生活。長安當時在金國的占領區內,長安城南的南山是秦嶺的主峰。陸游在憑高遠望長安諸山的時候,收復關中的熱情更加奔騰激蕩。陸游集中有不少表現這樣主題的詩,但多屬于離開南鄭以后的追憶之作。而這首《秋波媚》詞,卻是在南鄭即目抒感的一篇。
參考資料:完善
1、 錢仲聯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
簡析
這首詞上片從角聲烽火寫起,高歌擊筑,憑高灑酒,引起收復關中成功在望的無限高興;下片從上片的“憑高”和“此興悠哉”過渡,全面表達了“高興”的“興”。全詞充溢著樂觀氣氛和勝利在望的情緒,情調昂揚,表達了詞人對收復失地的渴望以及強烈的愛國精神。
陸游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 10237篇詩文 ? 1139條名句
完善
猜您喜歡
托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 ——李白《贈從兄襄陽少府皓》
為誰零落為誰開。 ——王安石《浣溪沙·百畝中庭半是苔》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天回北斗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 ——李白《長門怨二首》
我夢揚州,便想到揚州夢我。 ——鄭燮《滿江紅·思家》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李白《望廬山瀑布》
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 ——杜甫《哀江頭》
父老得書知我在,小軒臨水為君開。 ——蘇軾《送賈訥倅眉》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杜甫《贈衛八處士》
修己而不責人,則免于難。 ——《左傳·閔公·閔公二年》